我國財政將從八大方面強農惠農
《2018年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在4月3日發布,即將在農民直接補貼、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支持農業結構調整等八大方面重點強農惠農。
在農民直接補貼方面,包括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生產者補貼和棉花目標價格補貼。在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方面,包括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能力建設、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和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支持農業結構調整也有諸多有力政策,包括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糧改飼、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基地建設和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
此外,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還包括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支持綠色高效技術推廣服務、支持農業資源生態保護和面源污染防治、支持農業防災救災、大縣獎勵政策等。
(內容來源:經濟日報)
耕地占補平衡再出新政 繼續助推鄉村振興
近日,《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管理辦法》發布。辦法統籌了耕地和城鄉建設用地。
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是指耕地后備資源嚴重匱乏的直轄市,占用耕地、新開墾耕地不足以補充所占耕地,或者資源環境條件嚴重約束、補充耕地能力嚴重不足的省,由于實施重大建設項目造成補充耕地缺口,經國務院批準,在耕地后備資源豐富省份落實補充耕地任務的行為。
經國家批準補充耕地由國家統籌的省、直轄市應繳納跨省域補充耕地資金以占用的耕地類型確定基準價,以損失的耕地糧食產能確定產能價,以基準價和產能價之和乘以省份調節系數確定跨省域補充耕地資金收取標準。
(內容來源:經濟日報)
新一屆耕地質量專家組成立
我國農業農村有關部門近日成立了新一屆耕地質量建設專家指導組,并發布了《2018年耕地質量監測保護工作要點》,提出要切實加強耕地質量監測保護,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上一屆專家組自2013年7月成立以來,圍繞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中心任務,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新一屆專家組成立后,將重點圍繞構建耕地質量監測保護體系、開展耕地質量調查評價、提升耕地質量建設保護水平等內容進行專題研究、開展指導服務。
(內容來源:農民日報)
春耕開局良好 質量和綠色成為今年春耕總基調
習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市場需求導向,主攻農業供給質量,注重可持續發展,加強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按照這一要求,當前全國春耕生產中,質量和綠色成為總基調。
在鄉村振興開局的一年,綠色興農、科技興農、質量興農,構成了今年春耕的亮色。
據農業農村有關部門農情調度,今年我國春耕生產開局良好,夏糧豐收有基礎。截至4月8日,全國已播農作物2.2億畝,完成意向的17%,進度快于上年同期。目前,各地春播進展順利。